今年“6·18” 独立布展高校都展示啥? 高校展馆亮点抢“鲜”看 ①

时间: 2024-05-30 08:39:21 |   作者: 上海五星体育无插件直播

  今年“6·18”将于17日至21日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由福建省教育厅组展的高校成果展,展馆面积由去年的3000平方米大幅增至5500平方米,省内高校独立展区也由去年的13个增至18个,布展面积由975平米增至1534平米。今年,这18所省内独立布展高校都有哪些科技成果在展会上亮相?今天,我们先来看

  今年,三明学院以“创应用强校、育致用大才”为主题,通过“绿色新材料、绿色新能源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绿色智能互联、绿色工业设计”四个板块,分别展示三明学院氟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机械制造、互联网+及工业设计等领域的办学成果。

  三明学院在展区重点展示氟新材料方面的项目成果。学校紧密围绕区域发展的策略和主导产业需求,在2017年6月,成立了“政府主导、公司参与、院校协同”的氟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院以“平台智库+技术人才+中试基地”为新动能,让氟化工产业在八闽大地开枝散叶,助推氟化工产业智能升级、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这是三明学院美丽中国发展研究院绿色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引进的金凤凰学者与学校机电工程学院一起研发的《垂直轴高效风力发电机组研发》项目,项目通过对机组及核心零部件设计技术、加工技术、测试技术、安全可靠性技术等攻关,突破200kW垂直轴高效风电机组成套设计制造技术,成果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两线制节水灌溉控制管理系统采用窄带物联网NB-IoT通讯技术、MBUS总线技术和传感器采集控制技术。采用两线站,支持手机App远程操控,可以大屏监测并联动现场视频。

  三明学院的工业设计项目在国内外各类大赛中斩获不少佳绩。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师生们借助产品改良与智能设计,让生活有温度,让产品有思想!

  龙岩学院围绕福建省产业导向,依托现有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及校地共建科研平台,在展区设置“现代农业”、“电子信息”、“奇迈科学技术创新基金”、“科研反哺教学”等板块,共展示40多项科技项目成果及202项待转化技术。

  现代农业板块:学校依托福建省家畜传染病防治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生猪疫病防控工程技术探讨研究中心,重点展示了省重大专项“生猪健康养殖与粪污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的集成与应用研究”的相关成果。

  电子信息板块:依托龙岩学院武平县智慧旅游文创研发中心,重点展示“VR运动健康”、“来武平•我‘氧’你——一部手机游武平智慧旅游平台”,以武平县的旅游资源为切入点,室内自行车运动为载体,平板显示和VR技术为手段,将智慧旅游与运动健康的新产品做重点研发。

  由龙岩学院倡导设立的“奇迈科学技术创新基金”,主要围绕企事业科研项目发展需求,采取政府引导、政校企三方联合出资模式。该板块重点展示学校教师与企业合作的奇迈科学技术创新基金成果,包括“八大菌群微生物复合菌剂”、“非贵金属有机废气催化剂”等。

  科研反哺教学板块:重点展示学校师生在第十四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中的作品——“智能旋转式自行车停车库”及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等。

  今年,武夷学院主要围绕“绿色·创新”主题,突出茶产业、竹材产业,以茶叶生产及加工设施、竹资源特色产品开发为重点,分为竹资源特色产品、茶产业及加工设施、智慧农业机械设备及文化创意四大模块,共展示100余件实物展品和12个项目案例。

  茶产业及加工设施展区展出了“360度摇青匀兑一体机”、“白茶生态智控萎凋生产设备”、“一种武夷岩茶陈茶的加工与贮藏方法”及“一种保健茶枕的制作的过程及应用”等茶产业相关项目。

  360度摇青匀兑一体机,设有内外两轴,内外轴电机通过涡轮蜗杆组合与内轴、外轴连接,当电机工作时,内外轴开始运动,进而达到球形外壳360度旋转运动。本摇青机克服了传统摇青机存在的投青量过多带来的摇青不匀等弊端,提高了茶青细胞液浓度,使茶叶发酵时红边均匀。

  白茶生态智控萎凋生产设备,模拟传统白茶廊桥生态萎凋工艺,萎凋全过程自动控制,减轻制茶劳动强度,实现白茶制作清洁化、连续化及智能化生产,提高了白茶品质与效益。

  无甲醛高密度竹纤维板、竹集装箱底板、汽车底板、竹木复合生态板、高强度竹型材等系列竹人造板、竹型材环保产品,是学校依托竹材工程中心院士工作站,应用无甲醛生物基胶粘剂,基于竹材料、竹纤维重组技术,开发的系列安全、绿色、健康竹产品链。

  闽北地区生态优美、资源丰富,发展绿色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积极与当地企业对接,结合专业优势,开展适应山区应用智慧农业机械设备的研发。智慧农业机械设备展区的展出项目包括:“多功能智能农业无人机”、“基NB-IoT的智慧茶园监测物联网平台”等。

  新型多功能智能农业无人机是集农药喷洒、颗粒种子固肥施播、水产养殖、农产品运输等多种应用为一体的新一代智能化农业装备。该装备极限载重可达40KG,满载续航达25分钟,一个单机即可涵盖多项农林作业需求。它还具有智能仿地飞行技术,适应山区复杂地形,配备厘米级高精度定位,RTK实现作业全程自主飞行。

  莆田学院在本届“6·18”共推介26项优秀科研成果,其中现场实物重点展示15项成果,拟与企业签约对接科研成果2项,项目成果转化计划总投入2500万元。现场实物展示的科研成果大多分布在在装备制造、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化工新材料等新兴领域。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谷歌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

返回新闻列表